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黃帝內經十二經脈揭秘與應用 10

 

十五、五勝六腑混元統一論


     筆者在前面對五臟六腑分別作了簡略的辨證,根據十二經脈是混元統一的陰陽正負機能運動的道理,並結合人體的生理結構,特概述對五臟六腑的混元統一理論認識。


現代醫學解剖證明,隸屬南方的心臟有左右心房和心室,並形成四個運行血液的器官。筆者認為,北方的腎臟,有左右腎臟兩枚和左右正副睾丸兩枚(婦女有左右卵巢)亦是形成四個以精化氣的運行器官,就形成南、北兩極遙相對應的人體兩極磁場,故人體之內有生物電和磁力。


心為南極的樞機、其作用在於運行血液以迴圈周身;腎為北極的樞機,其作用在於以精化氣而運行周身。心與腎是南、北方位的直經,腎主冬,心主夏,是子、午方位相對立的。但是,心、腎二髒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是相互為用的。經言:苦味人心;鹹味入腎,其入心之苦味能走骨;人腎之鹹味能走血,故可證明它們是心腎水火相交的。


肝臟屆東方木,肺臟屬西方金,雖然肝與肺表現有青、白的顏色不相同,但肝臟與肺臟的外型是同形狀的。肝主藏血,肺主藏氣,各司運行陽氣東升西降以及陰氣西升東降的氣血周流迴圈。肝與肺,是東、西方位的橫緯。肝主春,肺主秋,是卯、酉方位相對立的。但是,肝、肺二髒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是相互為用的。經言:酸味入肝:辛味入肺。其人肝之酸味能斂肺,又能補肺;人肺之辛味能疏肝。又能補肝,故能證明它們是肝肺金木合併的。(水、火、金、木、達到正常的生理就相合;反常的變態即相克)。


諸如以上所論述的東、西、南、北遙遙相隔而能取得四方共濟,全依賴于中宮之脾、胃的轉輸才能取得四方共濟,例如我們玄門陰陽人卦的核心是以中土五數為太極,故道祖太上老君著《道德經》雲: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即言中土的五數太極,有協調木、火、金、水的養身功效。這雖然是恬虛無修身養性的教導,但為醫者,也應當瞭解這混元一體的捷徑道理而診療疾病,定能取到良效。


南方乃手少陰心火藏神;北方乃足少陰腎水藏精;東方乃足厥陽肝木藏血;西方乃手太陰肺金藏氣,這精、神、水、火、氣、血乃是人體生命的根本。


心與肺、相互關係在上焦起著運行作用。肝與腎,相互聯繫在下焦起著運動作用。下焦的肝、腎之腑膽與膀胱都是袋囊形狀,其功能上濟,膽、上輸膽汁,膀脫、化氣上蒸。上焦的心、肺之腑大腸和小腸,都是上下通暢,其功能下達,小腸,在向下運行中而吸收營養,大腸,下達排便。中焦的脾胃,升清于上,全賴脾陰;降濁於下、皆靠胃陽。三焦、化水道行氣以運輸左右上、中、下三焦的周身水氣。五臟六腑共合起來配合人體左、右手足的三陰三陽正負機能運動,即成為一個混元一體。這說明人體之內的陰、陽結構的統一性,所以我們祖國醫學在診、療方面不能像西方醫學將人體分成幾大系統,而是強調用混元統一的整體觀點診療疾病。


 


 


十六、六淫致病


     大自然界有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隨著春、夏、秋、冬更變運行。宇宙的正常六氣,對大地植物的生長變化及人類和動物的成長變化,都起到促進作用。故人與自然界的氣候是息息相關的。經雲: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


由於人體內十二經脈的機能與天地同理,是相適應的。大地的人類,在天之下地之上的氣交之中,故天、地的升降之氣就滋養著人體,只要人體之內素質健康,就是不正常的六淫氣候,也不易侵入人體。經雲: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幹。如果不善於鍛煉保養,而操持過度嗜欲無限,致使身體虧損而體內失去了抗病能力,故很正常的六氣,也會常常入侵而感染疾病。經言: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以對自身的修養和鍛煉都是非常需要的。


《傷寒論》與《溫病條辨》是中醫界診療寒、溫二邪理論指導的規矩繩墨,在診療實踐中的效果,已受到醫學界公認。


傷寒病邪先傷足太陽膀既經,為三陽之表,循行人體的後背,屬巨陽,主外表,主化氣藏精液之腑,為三陽之父。經言:三陽為父。


手太陰肺,屆百脈朝會之處,主外表皮毛,主司呼吸行氣之髒,為三陰之母。經言:三陰為母


據膀胱經和肺經為三陰三陽的父母,父陽、是三陽的外表;母陰、是三明的外表。外邪襲人必犯表,寒邪傷陽,溫邪傷陰。經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放風寒之邪入侵為父陽的陽氣虛而致病,風寒之邪,先傷足太陽經而次第傳六經;風溫之邪入侵為母陰的陰氣虛而致病,故風溫之邪,先傷手太陰肺經而決第由衛及營傳上、中、下三焦。此為寒、溫二邪致病的辨證規律。


關於暑、濕、燥、火傷人致病,雖然各有各自的病證現象不同,其表裏的症狀表現都不出三焦、六經的範圍。


 


(一)風


 風,在春季風木當令,氣溫上升,人若感染風邪,屬溫病為多,前賢言:夏至日前為病溫,夏至日後為病暑。(溫病條辯)雲:太陽之為病,脈不緩不緊而動數,或兩寸獨大,尺膚熱,頭痛,微惡風寒,身熱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後熱甚者,名曰溫病。風溫熱邪,易損傷人體的陰液,治療風溫病初期宜用辛涼法解表,若病邪減退改用辛涼輕劑清理或佐以甘寒法繼後治療。如果溫邪進入營分宜用清營等法,從血分理邪外出。但風溫之邪深入營分利用現代醫術靜脈輸液法療效亦佳。由於液體之內配合以甘、鹹、寒涼之品,恰好由血脈中熄滅溫邪。


如溫邪傳入中焦化成溫燥,宜用清熱,增液等育明法緩解;若溫熱邪燥甚而使結者,當用消導法除邪。若已患病多日陰分已傷而溫邪深入下焦者,宜採用滋養下焦的陰液為治;如下焦出現滑泄虛脫者,兼用收攝法以固之。


經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素問·金匱真言論篇》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植者,春不病溫。說明患溫病之人陰精必定先已損傷,所以《溫病條辨》中的一切治療藥方(除患濕性病證採用溫燥法治療外)多以有陰養液法為治療宗旨。關於治療溫病的診療法則,當參考《溫病條辨》,恕不贅言。


 


(二)寒


     寒、嚴冬季節冰、雪、寒霜,寒風凜冽,悚骨清冷。如風寒犯人先侵入足太陽經,症狀頭痛項強,腰脊皆痛,發熱惡寒,骨節疼痛,無汗脈浮緊,為傷寒;若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象浮緩,為傷風。


經雲: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痛而鼻幹,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髒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大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幹。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仲景醫聖。根據《素問》中的六經傳變規律,通過潛心的研究歸納,開創了對陰陽六經診、療的辨證論治,擬定出對六經的正治方藥,和經過誤治的解救方藥。張仲景醫聖的《傷寒論》藥方,與《金匱要略》藥方,皆受到歷來醫家一致公認為眾法之宗,群方之祖。可稱用藥物治病的萬世師表。關於對傷寒病初期病邪在太陽經的治療:傷寒、身痛脈浮緊無汗者,宜用發汗驅邪。


傷風、頭痛發熱汗自出脈浮緩者,宜用解肌和表除邪。


如病邪傳入半表半裏之少陽膽經而寒熱往來者,用和解法以調和表裏。


若病邪傳入陽明胃經化為燥熱傷津而汗出口渴脈洪大者,用辛涼生津以清熱。如邪氣入裏腑結不通其兩寸口脈沉實者,用消導等法除邪。


如病邪深入足三陰經化為諸寒症者,用溫熱下焦的四逆湯輩治療。


由於風寒之邪,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故《傷寒論》中一切主治的藥方(除特殊因寒化為燥熱之症而採用寒涼甘潤的治療外)大多以溫陽與存津液為治療的宗旨。


根據筆者臨床以來,見患傷寒傳六經之病逐漸減少,可能與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有關,不知北方嚴寒地區如何?僅有極少數人在冬寒季節裏感染傷寒傳經,但病症表現,僅見到足三陽經的表證為多,或是傳入足三陽經的腑裏而止。由此,認為風寒之邪不易傳過足三陽經的界限而進入足三陰經,效實際傳入足三明經的病症極少。筆者常見到親體本自陰寒之人,突然又遭受到寒涼的氣候,或是由寒涼的飲食所導致而直中陰經。(卻未經過三陽經的表證而直中陰經)其常見症狀:發病突然,腹痛腹泄,甚則下利清穀,腹痛如絞,四肢厥逆,面色慘白,或面客滯青色全身寒悚。症輕者脈沉、小、遲澀;症重者脈微將絕。治宜回陽救逆。


貧道常遇此症,缺乏中藥救急時即採用西藥:用鹽酸腎上腺本”lmg硫酸阿托品0.5mg混合。用5號針頭,選取三個穴位注射,每個穴位,各注入三分之一藥量。先取左、右陰陵泉針八五分深注射;後取氣海穴針入三分注射。採用此法,救人甚多。回陽救急,收效迅速。經用藥物穴位上注射治療後,一般十分鐘左右即獲捷效。最適合治療突然脫陽直中陰經的陰寒之急證,因患者的體內氣血未損,一得藥物揮發回陽,病即全愈。


若是患病多日由傷寒六經的傳變而傳入足三明致厥致泄者,其身體的元陽已經受損還當選用四逆回陽等方處治,或兼用溫灸法亦可。


傷寒六經的辨證和處方,不僅只為了治傷寒病而用,若研究六經的理法,方藥,還可借鑒啟發另化裁出治療其他疾病的立方立法。例如《溫病條辯》的診,療法則,就是借鑒《傷寒論》道理,再以寒、溫兩性相對立的觀點而化裁出來的治病方法。關於傷寒傳六經的詳細診療內容,當參考《傷寒論》。


                   


(三)暑


     暑:盛夏季節天氣炎熱,暑氣酷熱薰蒸。人如在烈日之下勞動,或在高溫場所工作,或在路途久行,都能導致中暑。常見症狀:全身壯熱,頭痛心煩,口渴喜涼飲,身體蒸蒸發熱汗出,甚則昏倒失知不省人事。治宜辛涼甘潤。


亦有因元氣素虛,又感染暑熱濕氣而發病,症狀:惡寒發熱,短氣自汗出,頭痛四肢酸軟無力。脈當正運不及,宜益氣理濕清暑。


 


(四)濕


濕:長夏季主濕,濕為陰邪,濕性粘膩重濁。濕邪侵表症狀。全身發熱困重,四肢關節疼痛酸軟,鼻息塞滯不利,語聲重濁不清。宜用溫澡法散表理濕。


脾土喜燥惡濕,內濕素盛之人脾受濕侵而導致濕由內生,或由思慮過多傷脾而引起脾失健運濕由內生。內濕症狀:四肢疲乏,飲食減退消化不良,脘腹氣機虛滿不舒時輕時重,大便常稀,或小便不利甚則水腫。右脈口當沉澀,濕邪在裏治宜健脾利濕。


                     


(五)燥


     燥,秋金主令季節,空氣比較乾燥,如果秋季久旱不雨,而燥氣更甚。其防虛的體質,易感染燥氣生病。症狀表現:頭痛身熱心焦燥,鼻幹口渴,咽痛乾咳。甚則大便秘結,小便短少,舌幹齒槁無津。宜用滋陰潤燥少佐辛涼處治,若無表證兼用酸甘化陰法治療。


 


(六)火


     火:盛夏季節的炎氣屬火,夏季為陽氣旺盛至極,陽氣炳明主升,火性上炎導致各類炎症。經雲:諸逆沖上,皆屬於火,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熱瞀瘛,皆屬於火。凡表現向上沖逆之病,熱極昏瞀瘛  之病,神志浮躁狂亂之病,皆屬於之為病。由於火之為病甚多,涉及各類病疾,應區別幾類的性質,屬陰虛火浮者,宜滋陰納陽以熄火;屬實火亢盛者,宜用苦寒直折以滅火,屬表,裏之鬱火者,用疏散,通利以散火,屬微火者,用清涼運化以降火。


 


十七、診療病實踐中的心得體會


 


上章簡略地論述了對五臟六腑與風、寒、暑、濕、燥、火的辯證,是為了對初學醫者作點引進辯證論治的觀點。


關於詳細的辯證論治,當參閱現代醫籍。由於當今盛世百家爭鳴、名人輩出,故現代的醫籍已彙集了古、今明賢的智慧,對各類疾病辯證分類十分詳細,真是應有盡有,無所不備。


筆者根據自己的診、療經驗認為,對各種疾病不應該僅憑寸口脈象就擬定出治療方案。


譬如貧道在未明十二經脈機理之前治病,全依靠醫書上的古、今名方治病,在療效上、有的患者有效而有的患者卻無效,有效率僅百分之六十。這就說明其藥方要與患者的病機相合才能有效;若藥方與患者的病機不合便不能見效。如張仲景醫聖的藥方人人都讚揚,若按方投之不合病機亦不會有效;如果與病機相反,甚至還有不良反應。故方藥所發揮的能量,必須恰好與患者的病因相投即是對症的真正藥方


貧道現在治病,全依靠十二經脈的道理作指導。在未診察病人脈象之前,其心中是空白的,(可是,必具備中醫的基礎知識)也沒有任何治療疾病的方案和方法,經望、聞、問、切、診斷之後,結合十二經脈的正負運動規律從得出調治陰、陽的治療方法。多年來我在臨床上,利用這種左右雙向,正反迴圈的運動機理,結合陰陽脈象的太過,與不及來進行診斷治療,無論是用在針灸,按摩,還是用中藥配方,都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有效率能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實踐證明,利用十二經脈的運動規律作臨床指導,其實用價質是不可估量的。


多數患者的脈、症是變化不定的,有些病人脈象相同而病症都不同;有些病人的病症相同而脈象又不同。凡臨床多的醫者都會有這種體驗。故病人的脈與症是變化無常的,所以採用治病的方藥也不應當有一定之規。凡是按教條所規定的中藥治病配方或針灸的穴位組方只可以適應一部分病人,而不能符合所有病人。故貧道最尊重這一隨十二經脈的機變其治法亦變的靈活藥方。對預先所規定的對症藥方是次要的——可作臨床選擇的參考藥方,唯此才符合實事求是臨床辨證診療原則。這個隨十二經脈機變其法亦變的靈活藥方是貧道多年來在探討十二經脈道理中的心得體會,還將是貧道未來治病的總方針,但是,這個符合每一個病人的真正對症藥方是不可能預先說得出來的,讀者們若詢問這個最合理的治療方藥,已寓於十二經脈的機理之中。經言: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故應潛心鑽研十二經脈的正、負機理,而從中取得真正契機的調治方法。


本書中有數例用針灸和用藥物調治疾病的醫案,這數例醫案雖然是貧道在探討十二經脈過程中的膚淺認識,但從中或多或少能參悟到十二經脈的玄機。由於十二經脈機理無形無象,類似我們玄門談一樣,真是只可意會,實難言傳。因此,對十二經脈的道理有低層的參語認識,就能起到低層次作用;有中層次的參語認識,就能起到中層次作用。有高層次的參語認識就能起到高層次作用,前賢雲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


 


十八、古聖人診候脈口人迎的出入升降證例


 


關於診候人迎脈的證例:《傷寒論》張仲景醫聖原序雲: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


又如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平脈法篇》仲景師曰:人迎脈大,趺陽脈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陽平等為逆,人迎負趺陽為大逆,所以然者,胃氣上升動在人迎,胃氣下降動在趺陽,上升力強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為逆,大逆則死。


以上充分說明張仲景醫聖深明足陽明胃經是在升降往來運動,故診察胃氣上升的能量,候在頸兩側的人迎穴動脈診察胃氣下降的能量,候在兩足部的趺陽穴動脈。人迎與趺陽,皆屬於足陽明胃經故能診候胃經的升、降盛衰。


《素問·玉機真髒論篇》曰:春脈如弦,何如而弦?歧伯對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而長,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歧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夏脈如鉤,何加而鉤?歧伯曰: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歧伯曰: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


秋脈如浮,何如而浮?歧伯曰: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歧伯曰: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傍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冬脈如營,何如而營?歧伯曰: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放回營,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歧伯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