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黃帝內經十二經脈揭秘與應用7

十三、利用十二經脈治病必須聯繫


陰陽兩性的脈象診斷


 


《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曰: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說明將在用針之前,醫者必須首先診察脈象,根據脈象所呈現的虛實以及病症的輕重情況,才可以相應地決定出調治方法。《靈樞·終始篇》雲: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據經上所論述的人迎脈三盛。當補足太陰脾經而瀉足陽明胃經;脈口脈一盛,當補足少陽膽經而瀉足厥明肝經。這就充分說明了未經過診察陰、陽脈象盛衰之前,而預先就決定出所取治某經某穴的處方是不符合古聖治法的。


貧道多年以來在研究探討中體會到,人體患病其十二經脈的運動有所變化,其手足三陰三陽經脈,也並非常存固定的盛衰狀態,所以在診、療上若要做到合理合法調治人體十二經脈的疾病,首先就必須要通過診察陰、陽脈象的虛實之後,才能根據陰陽兩方脈波的虛實現象,來決定出應該調治某經脈或某某穴位,又才能根據陰、陽脈象的盛衰表現,以確定施行或補或瀉的調治外法,即是遵守古聖人診療結合的正確治療規則。


參閱後世各針灸家的書籍中,皆缺少陰、陽兩個方面約脈象診斷,都只著重於某類病證即預定有某些經驗穴位的組方,並宣導各個穴位的經驗效果等等,所以在各穴位上卻總結了很多經驗。


各針灸書籍雖然也論及脈象診斷,多隻論述了兩手的寸口脈象而已,故後世以來的針灸書籍中論脈象,僅只有陰經方面的脈象診侯,卻沒有陽經方面脈象診斷,因而就形成不周全的陰陽診斷。


《靈樞·經脈篇》論手太陽的肺經脈雲: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再如論手陽明的大腸經脈雲: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這說明古聖們診脈,全是用陰、陽兩方的脈象相對照,按大、小、盛、衰以確定陰陽經氣的虛實。所以貧道遵守古人聖法診察脈口、人迎的陰陽動脈,在診斷治療上療效甚高,故認為應承繼先聖的診法,即可減少誤診。


現以大、小脈而論:如診得人迎的陽脈大而脈口的陰脈小,便可確診為陽經的能量盛、陰經的能量衰;若診得脈口的陰脈大而人迎的陽脈小,便可確診為陰經的能量盛、陽經的能量衰。如果診得脈口、人迎兩方皆呈現盛大的脈象,只可診斷為陰陽的經氣皆盛,就不能確診陰、陽兩方而誰勝誰負了。因此故大脈若失去小脈來相互比較,亦就失去了對照依據,那用何作證據以確定其為大脈呢?所以脈口的陰脈若失去了人迎的陽脈來作相互比較,也就失去了對照依據,那用何作證據來確診陰陽兩方而誰盛誰衰呢?所以,必須有對立面,才能有完整統一的辯證方法。


經雲: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又雲: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這以上說明的種種有原則的施治,全要依靠診斷脈口和人迎以權衡三陰、三陽經氣的盛衰之後,才能胸有把握的去施行調整陰、陽次第的補瀉針法,即是正當的診、療規則,否則就遺棄了古聖先哲們的正確診療規則。因為不是依據脈口、人迎的陰陽脈象盛衰而施行補瀉針法,即是盲目的施用補瀉,故失去了人迎脈的診斷是十分可惜的。


《靈樞》經是針灸療法的鼻祖經典,其中具備著天、人合一的道理,真正是道合太虛,理應人體,實乃舉世無雙的中華瑰寶。如能遵守古訓診療治病可起沉屙,其利樂人類功德無量。


故貧道於研讀之前,必虔誠敬意稽首頓首以致禮,亦望未來同仁不可輕視。如果用針灸調治疾病,定要恢復古聖陰陽對立的脈口、人迎診法,所以必須將陰、陽脈象診斷與十二經脈的道理結合起來,才能正確的辯證施治而運用於臨床。


 


(一)對脈口人迎動脈之一倍二倍三倍的分析


 


關於一倍、二倍、三倍的動脈顯象、是論陰陽動脈正負運行之寬、窄度的脈波差別。何謂病在手足的太陰陽明脈三倍,病在手足的少陰太陽脈二倍,病在手足的厥陰少陽脈一倍?


1、由於兩寸口的脈診部位,屬手太陰肺經的經脈路線;兩人迎的脈診部位,屬足陽明胃經的經脈路線。


按《靈樞·經脈篇》論手、足太陰陽明的經脈:起始于手太陰肺經的胸中,而外出行至手交手陽明;由手陽明上行至頭交足陽明;由足陽明下行至足交足太陰;由足太陰上行至腹。這從體上到體下迴圈陰、陽、表、裏一周而形成了第一道手足陰陽的大循環周。因為寸口、人迎脈診部位都在這第一道陰陽環周之上,所以手足的太陰陽明受病,是受直接的陰、陽脈搏傳感反應,故以三倍的脈象以診候太陰、陽明的疾病。


2、論手足少陰、太陽的經脈:起于手少陰心經的心中,而外出行至手交手太陽,由手太陽上行至頭交足太陽;由足太陽下行至足交足少陰;由足少陰上行至腹。這由體上到體下迴圈陰、陽、表、裏一周而形成了第二道手足陰陽的大循環周。由於脈診部位是在第一道陰陽環周之上,所以手足的少陰太陽受病、是間接的陰、陽脈搏傳感反應,故以二倍的脈象以診候少陰、太陽的疾病。


3、論手足厥陰少陽的經脈:起于手厥陰心包絡的胸中,而外出行至手交手少陽;由手少陽下行至頭交足少陽;由足少陽上行至足交足厥陰;由足厥陰上行至腹。這從體上到體下迴圈陰、陽、表、裏一周而形成了第三道手足陰陽的大循環周,因脈診部位在第一道陰陽環周之上,中間隔著第二道陰陽環周,故脈波傳感更遠,所以手足的厥陰少陽受病,是隔離間接的陰、陽脈搏傳感反應,故以一倍的脈象以診侯厥陰少陽的疾病。


關於這三道大循環運動的聯繫,是依靠三條分支經脈:


1、足太陽脾經:其支者、複從胃、別上隔、注心中


2、足少陰腎經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3.足厥陽肝經:其支者複從肝、別貫隔、上注肺。


人體的營、衛之氣,就是通過以上三道大陰陽環周,行陰二十五度;行陽亦二十五度,終而複始,傳往周流,迴圈不已。”     


手足十二經脈太過不及表
 
手肺
 
太陰
 
太過
 
寸口大三倍於人迎
 
不及
 
寸口反小於人迎
 
足脾
 
手心
 
少陰
 
太過
 
寸口大二倍於人迎
 
不及
 
寸口反小於人迎
 
足腎
 
手心包
 
厥陰
 
太過
 
寸口大一倍於人迎
 
不及
 
寸口反小於人迎
 
足肝
 
手大腸
 
陽明
 
太過
 
人迎大三倍於寸口
 
不及
 
人迎反小於寸口
 
足胃
 
手小腸
 
太陽
 
太過
 
人迎大二倍於寸口
 
不及
 
人迎反小於寸口
 
足膀胱
 
手三焦
 
少陽
 
太過
 
人迎大一倍於寸口
 
不及
 
人迎反小於寸口
 
足膽
 


 


(二)對陰陽動脈的認識及陰陽雙診的優點


 


《靈樞·經脈篇》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十二經脈的正負運動機能無形無象,何以醫者診察陰、陽脈象的往來虛實,而可以確診十二經脈的陰陽盛衰,甚至兩足部的太溪穴動脈還能見到它的動脈搏動。既然說:十二經脈是無形無象不可得見何以又能摸得著和見得到呢?因為無形無象的十二經脈之陰陽對立運動的能量,鼓動了人體之有形有象的氣血,故而就形成了人體陰陽動脈的脈搏顯象。所以醫者才可以摸得著而見得到。這猶如大地上吹起東、南、西、北風一樣,而東西南北的風是無形的能量,亦難以見得到,但可以從大地上之有形的物體如樹木的擺動水面的波浪而測知。所以診察脈口與人迎動脈,即是診察人體三陰三陽之正負運動所促成的氣血脈波,故陰陽動脈的盛衰與十二經脈的盛衰,是同源相感的。


關於人體之內這個氣血脈波的現形現象,歷代的前賢創作了很多脈學著作是各立已見而說法不一,等等複雜的脈象立論,但各有自己的理論心得體會。據貧道研究《靈樞經》認為:歸根到底卻只有兩類歸納性質,即不平的兩類性質脈象。《靈樞·終始篇》雲: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代也,本末之寒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如以上各類脈象正常相應,當歸納是:人體十二經脈的和平公式。再如《靈樞·終始篇》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燥,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燥,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如以上種種有陰、陽,盛衰差別的脈象,當歸納是:人體十二經脈的不和平公式


《靈樞·終始篇》雲: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接診候兩手的脈口動脈屬陰,猶如地道,診候頸兩側的人迎動脈屬陽,猶如天道,故陰、陽動脈雙診即可得天,地之全道。


但後世的脈學診候,均只論診察兩手上的寸口動脈,並有言:左手動脈為人迎;右手動脈為脈口。因此,也很可能是這種立論,而失掉了真正的人迎脈診,但這種立論貧道認為是沒有理由的。因為五臟與六腑各有兩道經脈,一道在於左側,一道在於右側,這左、右兩手的寸口動脈部位,全屬手太陰肺經的經脈路線,故兩手的寸口動脈只能代表五臟之陰面左、右、正、負。往來的脈象,它不可能代表其頸兩側胃經的陽面之人迎動脈


根據貧道的多年體驗,應遵古法診候兩脈口與兩人迎動脈,才是左、右四方陰、陽兩性的全面診察。如果只診察屬陰的寸口動脈之一方面的診斷,尤其是在陰、陽運動的極化之時、其脈口人迎穴處顯象特殊,不是在明面隱形藏相,就是在陽面隱形藏相,若從脈口診候五臟的裏陰;從人迎診候六腑的表陽,其脈象藏形于陰面,必顯形于陽面。脈象藏形于陽面,必顯形于陰面。若如此雙診陰陽經氣的太過不及,明昭易辨,準確少誤,是既明瞭、又簡單,在治療中才能辨證明確,療效亦佳。


醫者診療疾病應根據這簡捷的診候,以診察出陰、陽脈象的盛衰差別,來確定出調整陰陽的方法,而促使十二經脈再回復還原和平的運行狀態。


這種直截了當的陰陽脈診為何棄而未用。貧道認為:《靈樞經》雖然未有將十二經腦的道理詳盡述明於書,但在古聖師徒之間,定有心傳口授。例如《黃帝內經》中的雷公、少師、高伯等,即是傳人,很可能在後來一代代的傳承中,因保守醫術或時代變遷等原因而造成真理失傳。


經曰: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由此,對古聖經典中所宣導的診斷方法不能盲目遺棄,應在繼承的同時,再結合現代新認識加以提高,如此將會使祖國醫學進入一個新的領域。也將對古醫文化中所蘊藏著的至高無上的醫理,醫術有新的發現。若逐步總結經驗,將會準確無誤的運用于臨床,何愁我國的中醫水準不超越世界的醫學水準呢?


由於十二經脈的道理不明而阻擋著中醫前進的道路,因此貧道不自量力,雖然學識有限,文字表達能力甚差故勉強著書立說,也將研究十二經脈的心得體會貢獻出來,以供愛好祖國醫學的同仁們參考驗證,以共勉前進,唯此貧道真誠的希望中醫界的同仁,本著實際出發,用科學的態度,來證實這陰陽雙診的優越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