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黃帝內經十二經脈揭秘與應用8

三》關於人迎脈的診法

附:緩脈典故


 


後世以來對頸兩側的人迎動脈少有人診,只見到仲景醫聖論及。故在各脈學書中也未見到對人迎脈的診察方法。因此,貧道為了驗證落實十二經脈的道理通過多年的探討,歷經反復的驗證,現確定對兩人迎動脈的診候部位與診察方法。今提供出來以供中醫界同仁,在臨床中試診。


1、關於人迎動脈的診候部位:在前頸(廉泉穴下)喉節骨最高突處(而向兩傍後退至人迎動脈搏動處診之)為關部,關部以上為寸部,關部以下為尺部。


2、關於人迎動脈的診法:醫生可採取兩種診候形式。1、令患者坐式,醫者立于患者的背後,其珍脈動作,也與診候兩手的寸口動脈同樣,以三指並齊,先下中指(以中指頭接觸高突喉節骨位時再向後退至人迎動脈處診之)于關部;次下食指于關上寸部;再次下無名指于關下尺部。用右手以診候患者的右人迎動脈,用左手以診候患者的左人迎動脈


3、醫者站立于患者的左側,用左手以診候患者的右人迎動脈;醫者轉換方位站立于患者的右側,用右手以診候患者的左人迎動脈


脈診規則:先診寸口動脈以候五臟之裏陰,後診人迎動脈以候六腑之表陽。就能取得八綱辨證的陰、陽、表、裏四綱。《靈樞·禁眼篇》雲:寸口主中,人迎主外。《靈樞·五色篇》曰: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充分說明兩手的脈口屬五臟之陰、主裏;頸兩側的人迎屬六腑之陽、主表,明確分清了陰、陽、表、裏結合辨別緩、急、大、小、滑、澀六脈,更以浮、沉、遲、數參合診斷,並又能診斷出寒、熱、虛、實的四綱證候,其診法雖然簡單、亦能運用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八綱診斷。《靈樞經》論脈診:提倡兩種簡要的診斷方案。


1、論色、脈相應、相克、相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雲:色青者,其脈弦也;赤者,其脈鉤也;黃者,其脈代也;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之脈,則死矣;得其相生之脈。則病已矣。說明如肝木生病,其色當青,其脈象當孩,為色脈相應的常規現象,可按陰陽的盛衰調平即愈。如果肝木患病,其面色青,反診得輕浮而毛的肺脈,是肺金克肝木之象,為不吉而預後不良。若是肝木有病,其面色青,而診得沉石之腎脈為腎水生肝木之吉象,故肝病易於全愈。如心火、脾土、肺金、腎水仿此理類推。


2、在脈診中,辨別緩、急、大、小、滑、澀之六種脈象以診斷人體的寒、熱、虛、實及氣、血盛衰。《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諸急(緊象脈)者多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血,小者血氣皆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足以說明診此緩、急、大、小、滑、澀六脈便可診斷體內的寒熱虛實及氣血多少。


 


附:緩脈典故


 


談到緩脈,借此講我誤解緩脈的故事。說出來雖屬無知可笑,也許借鑒真實的物理能有益於脈理。


初習醫時,由於從事農活,常借耕鋤之隙學習,既沒上醫校,又未拜師,加之文化知識有限,學脈理時:對《靈樞經》中診察緩脈的誤會,卻是在犁地時始明其理。因脈學中有遲脈一息三至主寒,數脈一息六至主熱,這兩種相對的脈象道理甚明。《靈樞經》言:緩脈多熱,由於開始學醫,認識膚淺,自以為緩脈的定與遲脈的字是同意詞,為何卻說遲有寒而緩脈又多熱呢?就這個疑問一直存於大腦,日夜思考不得其解。


有一天秋播耕地收工,便將犁地的工具置於田野而牽牛歸家,當日晚上風雨交加降了數陣大雨,次日天氣晴朗,我又牽牛去耕地,依舊將耕牛套上軛頭繩子內,卻發現粗繩子縮短了七八寸,(因寒濕雨水入浸所致)隨手即將粗繩放長七八寸驅牛耕地,對這種日常遇見的事物也未介意。


將近中午,太陽當空,氣溫高升,此時見耕牛犁地十分吃力,才發現粗繩上的雨水亦被陽光曬乾,其粗繩已變得松緩弛長了。


在停牛收繩的瞬間,突然醒悟到《靈樞經》中的緩者多熱,急者多寒之故,亦是熱張冷縮之理。這一深刻的啟發成為我後來治病診斷寒熱的依據。


由於脈現不遲不數的寒熱甚多,就需用緊緩脈象來分辨寒熱,故能辨證明確,今特將此過程敘出,願同行亦能受益。           


 


(四)緩急大小滑澀六脈的認識


 


《素問》《靈樞》乃古聖人創立的醫學之綱,而後世的醫學是從這綱中化出的目,筆者畏繁求簡,認為《靈樞經》中的緩、急、大、小、滑、澀六種病脈的診斷甚為簡要。對緩、急、大、小、滑、澀六脈的認識如下:


1、關於緩脈經言:緩者多熱凡顯現鬆弛形象的緩脈,就知體記憶體有溫熱的陽氣。正常人如診得陰、陽雙方的寸、關、尺三部的動脈往來均勻都現緩象,可為陽足神全,確是陰陽交泰健康長壽之脈。如果診得緩脈在左、右、陰、陽寸、尺不均即是病脈。緩脈出現在尺部、熱在下焦;在關部,熱蘊中焦;在寸部、熱炎上焦;在脈口、主髒;在人迎、主腑、在左、屬在;在右、屬右。其六脈診候以此類推。所以如上所述:諸疾患若顯象緩脈者,可證明體內有陽光熙照。故言:緩者多熱。


2、關於緊脈經言:急者多寒,診得脈象緊急,即知為寒邪所傷,大凡寒邪必先侵表,寒主收引即熱脹冷縮之理。如果身體感寒其脈搏即會出現緊象,故言:緊者多寒


3、關於大脈經言,大者多氣少血脈顯粗大,可知體內氣有多餘。若是體內的氣、血平等相宜,其脈象必顯出不大不小的中和之脈象。所以脈大者為血液配備氣運而不夠所需,故言:脈大者多氣少血。


4、關於小脈經言:小者血氣皆少。小脈者:乃細小的脈象,可證明氣的張力與血液的流量而共同運行不足,故診得小脈為陰、陽平衡衰弱其氣血雙虧。故言:小者血氣皆少。


5、關於滑脈經言:滑者陽氣盛、微有熱診得滑脈能證明體中的氣、血通暢流利。氣無血不附,血無氣不行,前賢雲: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故血依氣運行、氣靠血濡養、若氣血運行和平相宜,其脈象定不快不慢從容不迫。所以脈顯往來流利的滑象知氣必旺,故言:陽氣盛,因滑脈的運行較速,雖然不能稱為數脈而將接近於數脈,故言:滑者陽氣盛,微有熱。


6、關於澀脈經言: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脈顯澀象,可測知體內的血液中缺乏陽氣運通血脈,例如溝渠內本自有水,卻因不能得到暢流,其內在的運行道理是與滑脈恰恰相反。放言:多血少氣。其水常流者不易結冰,是水流生溫之故。然而澀脈的血液並非不能流動,只是在流行之中尚缺乏一點陽氣促使通暢即顯澀滯不利。故經言:澄者多血少氣,微有寒。


 


(五)脈診中的現實情況


 


《靈樞經》對五臟、六腑的脈診診斷,沒有按脈口、人迎的寸、關、尺部來分配髒,腑定位,卻只區別一倍、二倍、三倍的陰陽兩面性以對照盛衰,以決定陰經、陽經的虛實,筆者按這種陰、陽兩面性的診斷治療,效果滿意,並在多年的臨床中發現有如下幾種脈象情況:


1、關於診候脈口、人迎的一倍、二倍、三倍現象,是古聖人對眾人的大體概括,並非是所有人都以同樣大,小之一倍、二倍、三倍的脈波出現,而是根據各人自身的生理及其動脈的現象再分別以大、中、小的比差、而確診病在何髒、腑、經脈、才是因人制宜的脈診規則。貧道經過測試:如脈診十個健康無病之人的動脈現象,而各有內、外、陰、陽、左、右、上、下不同的脈象差別,因此就不可能取得統一的脈波現象。所以《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論五五二十五種人的生理,各人有所不同的特生理征或缺限,故在脈診中就不能得到統一的脈象。


2、有個別先天素質太差的人又與大眾有別,其脈象似有不明,微澀難辨。還有肌肉豐厚特殊體胖之人的動脈被肌肉掩蓋,特別是頸兩側的人迎動脈、難以辨別。


3、發現一部分四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其頸部的人迎動脈逐步增強;而手上的寸口動脈逐步減弱,是否與衰老和血壓升高有關,有待研究。


4、比較單純的病疾,易於用一倍、二倍、三倍明象辨明,如肝臟患病可按一倍的動脈顯象診斷,如果肝臟患病,而肺臟又生病;或是脾臟有病、而心臟又患病,由此,在脈診中易產生混淆。


實踐證明利用陰、陽兩性的脈象診斷,實是調治陰陽經脈的指南方向盤。但是若遇到以上數種特殊異常的脈象,所以還必須運用髒、腑辨證和望,聞、問辨證來綜合診斷,才是祖國醫學完整的診斷規則。


 


十四、簡述髒俯辯證


 


中醫臟腑辨證,是根據內在的髒、腑各有隸屬,外在的經脈各有循行路線,各髒各腑的病證各有突出不同的症狀表現作辨證分析。各臟腑的病變雖然複雜,但根據病因結合病症,細心分辨,自能得出診斷結果。


 


(一)肝臟、附中風偏廢病理分析


 


肝藏血,血舍魂,肝主筋,開竅於目,其榮在爪,與膽相表裏。在體為筋,在色為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味為酸,在液為淚,在志為怒,怒傷肝,肝惡風,悲怒氣逆則傷肝。酸走筋,筋病勿多食酸。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這以上歸納不完全的內經引言以便在臨床中歸類分析病機病因,才能按五臟、六腑各有不同的生理特徵及病症表現,而給予辨證施治。


經雲: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肝臟主筋、屬風木,凡出現頭目昏眩與筋脈抽搐動風,應考慮為肝經的病證。


肝經實證:有急躁易怒,頭痛昏眩,兩目混濁紅赤,或產生吐血衄血。若肝陽上亢,其肝經熾熱上沖巔頂,甚則引起瘛  昏憒失知。治宜平肝熄風清理肝火。


肝氣鬱結:多因情志不暢所導致肝經運行鬱阻,使肝氣橫逆於兩脅下悶脹串痛,並牽連腹背疼痛,抑鬱易怒,咽哽幹嘔,厭食、善歎息。兩脈口之寸部當澀滯少脈,治宜疏肝理氣血散鬱結。


肝陰虧損:頭昏頭痛,耳鳴心煩,難以入眠,多夢,小便色黃,口舌乾燥少津液。為陰血不足以養肝,治宜滋養肝陰兼培脾肺。


寒侵厥陰:如寒犯肝經而寒氣留連,可引起小腹隱隱作痛,婦女易導致少腹氣結瘤聚;男子側痛連睾丸。脈當弦緊遲澀,治宜溫經散寒通經。經雲: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自     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


關於中風偏廢之病,現代醫籍多列於肝臟,認為肝經主風,按中風偏廢的症狀,並非屬肝經的一經受病,卻是人體一個側面的手,足之三陰三陽機能失調,而一時共虛所引起的突然發病。由於人體是左、右、陰、陽兩性組成的一個整體,但人體的氣,血可以左、右周流無處不到而灌溉全身,可是,人體左、右十二經脈的機能運動,是左側手足的三陰三陽與左側的陰陽經脈相交,右側手足的三陰三陽、與右側的陰陽經脈相交,故而中風只偏廢人體的一側。


關於中風偏廢疾病,當參考前面解釋根、溜、注、人矛盾章上,其論述的頭、手、足三部之三陰三陽經脈的機能伸,縮活動,其頭部的升、降屈伸機能以頸為界限,而形成在上的天部。


手部的三陰三陽經脈之出,入屈伸機能以上半身的肘部為界限,而形成在中的人部:足部的三陰三陽經脈之出,入屈伸機能,以下半身的膝部為界限,而形成在下的地部


例如現代醫學定名為顏面神經麻痹的口眼歪斜病症,為邪風侵入了一側面的天部,故症狀以頸為界。


如果中風偏廢,即是邪風侵入了人體一個側面的天、地、人三部,所以症狀表現則半側偏廢。


《靈樞·九宮八風篇》雲:其有三虛而偏中於邪風,則為擊僕偏枯矣。說明是人體一個側面之上、中、下三部的經氣共虛、才導致成中風偏廢疾病。


由於人體的任脈與督脈,曾在奇經八脈章上說明,其任,督二脈都是左、右兩條經脈相合併的,所以中風偏廢的症狀,即以任、督二脈的中線分界,其患側廢而健側好。


 


(二)膽腑


 


膽腑實證:常有頭昏目眩,甚則耳聾,兩肋間疼痛氣逆連背,並可導致胃氣上冒而嘔吐苦水,小便黃赤,或表現有寒熱。人迎脈當弦而有力,治宜疏肝瀉膽。


膽虛證:兩目視物昏暗不明,膽虛易驚,常感畏懼自恐,頭昏少寐,脈弦細無力。宜養肝以利股。經言:徇蒙招尢,目瞑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


 


(三)心臟


 


心藏脈:脈舍神,心主血,開竊幹舌,其榮在面色,與小腸相表裏。在體為脈,在色為赤,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味為苦,在液為汗,在志為喜,喜傷心,心惡熱,憂愁思慮則傷心。鹹走血,血病勿多食鹹。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心臟如產生精神失常的疾病,則神志錯亂,狂燥妄    動,哭笑悲怒,語無倫次而行動反常。經言: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這說明臨床診療神經疾病,既要診候陰、陽脈象的虛實現象,又要觀察患者的情志表現以確診屬實屬虛。對治療神經性的疾病用針灸治最宜。心臟主血,其血液的迴圈能通達臟腑內外上下周身無所不至,放心臟患病除精神疾病外,多為在血液運動上所造成病因。


心火盛實證:多為心臟的血液運動過速而產生心火過甚,症現心煩不安,面赤脈數,小便赤澀,口渴不欲多飲,或產生吐衄及外滲出血等症。宜瀉心火涼血。


寒證:若血分有寒則血液運行不暢,脈象弦緊而澀,或遲澀,面色青,心胸疼痛或腹痛頭痛,婦女則行經不暢而痛經,飲食喜熱畏涼。治宜溫經行氣血。


血瘀:心血運行瘀阻在內,常見面色晦暗,脈象沉澀,口唇爪甲青紫,舌紫紅有瘀斑,心胸憋悶刺痛,痛引肩背內臂,時發時止,如血液迴圈瘀塞在體外,則發生癰疽瘡瘍,脈象滑數,或伴有發熱,畏寒等症狀。經言: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即是言心臟血液瘀阻於外的癰疽之病,前者,宜活血行瘀理氣。後者,宜清熱涼血解毒行瘀。


心血虛損:為血液量少則迴圈運行不足,心悸短氣,面色無華,健忘失眠,精神疲乏,情志好悲傷,脈象虛弱無力。治宜培補氣血,經言;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


 


(四)小腸腑


 


小腸為受盛之府,主轉化飲食糟粕並吸收營養,是食物分別清,濁的界限。小腸實熱:則頭痛心煩,少腹脹痛,小便黃赤不利,或耳前面發熱口舌糜爛。宜清熱利濕,小腸虛寒:小腹隱痛時痛時止,喜溫熱按則痛緩,或少腹痛時牽連腰背單丸而小便頻數。宜理脾溫氣散寒。經曰:心煩頭痛,病在膈中,過在手巨陽少陰。” 


 


(五)脾臟


 


脾藏營,營舍意,脾主肌肉,開竅於口,其榮在唇,與胃相表裏,在體為肉,在色為黃,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味為甘,在液為涎,在志為思,思傷牌,脾惡濕,飲食大飽則傷脾。甘走肉,肉病勿多食甘。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甘補之,苦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脾與胃,主中央土,中土運化木、火、金、水四方。胃土為水穀之海,脾土轉輸水穀以散精氣而營養全身為生長後天之本,故從古達今的良醫對治療五臟六腑之病,無不注重脾胃和聯繫脾胃用藥立方,主要由於中土是木、火、金、水的中樞核心。如《素問·太陰陽明篇》雲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髒,各十八日寄治(於三、六、九、臘的辰、戌、醜、未之月各取十八日,而每一晝夜亦有辰、戌、醜、未之月亦屬中土時辰)所以脾與胃、是人體後天的生化本源之核心。


脾胃不調:多為飲食不節所傷,引起中脘食積痞滿,曖氣呃逆甚則嘔吐,腹痛綿綿不思飲食,宜健脾消食和胃。


脾胃中氣下陷:為左肝右脾氣機下陷,兩脈口在正運之時而兩寸部動脈特別顯象虛而無力,腸鳴腹泄,氣往下墮,呼吸短氣懶言,飲食減少,四肢倦怠乏力,宜補益中氣。


脾胃濕熱:由濕熱蘊鬱中焦,院腹脹滿,身重體困,面目暗黃,大便糖,小便黃而不利,或發熱口渴。宜清熱利濕。


脾腎兩虛:形體畏寒,四肢清冷,腰酸腹痛虛滿時輕時重,大便稀薄,脈象沉小,或下肢浮腫。宜溫腎健脾化水氣。經言: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又言:脾氣虛則四肢不用,實則腹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